马洒花饭节——"醉"生态

日期:08-14  点击:1671  属于:文山民俗
马洒村是马关县人口密度最大、户数最多的壮族(侬支系)聚居村寨。按照民族习俗,每年农历六月初一,村里都会举行隆重的“花饭节”活动。然而与其他壮族村寨不同的是,这里的节日狂欢还加上了一层“生态”色彩,令人向往。7月18日,因"走进美丽壮乡·探秘原始森林暨马洒乡村旅游'花饭节'体验活动",上千名游客慕名来到马洒,感受了一个“醉”生态的壮族佳节盛况。
 
花饭当道,美食多多
 

多彩花饭
 
“花饭节”,因节日当天壮族同胞家家户户染五彩花糯米饭得名,也可称之为“过小年”、“六郎节”。农历六月初一这一天,壮族的村寨尽管农活再多,家务再忙,都要停下来,举行传统的祭献仪式,男的在龙树下杀猪宰牛,女的则在家杀鸡杀鸭,染五彩的花糯米饭,宴请各方宾客。
“花花绿绿,太好看了。”“快,先拍一张。”当心灵手巧的壮家妇女抬出蒸好的多彩花米饭让游客品尝时,立刻引来阵阵的尖叫。
 

大家一起吃花饭
 
据了解,壮族花饭节一般2~3天,节日期间,老人和妇女走亲串戚,互相做客,姑娘们穿上节日的盛装,成群结对找小伙子唱歌,唱的情投意合,征得双方父母同意,就可择日成婚。
至于染花饭的原因,有多种说法,一说为祭祀祖先,一说为祭献田公地母,祈求五谷丰登,一说为祭献宋代壮族起义首领侬智高及死亡将士,死亡将士中有壮、苗、瑶、彝、汉五种民族,一色代表一种民族。做花米饭的工序较多,做起来也很麻烦,但壮族妇女对做花米饭却乐此不疲。选上好的糯米淘干净,泡上3个小时左右,然后再把泡好的糯米放到花饭叶水里充分染色,最后把染好色的糯米放到甄子上去蒸熟。壮家人用绿色、无公害的染花饭植物,榨成汁后用于花米饭的染色。各色糯饭搅拌、搭配均匀,即成五彩糯饭,一般为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色,有的心灵手巧的妇女可染出七彩,八彩之多。游客们立刻把抬出来的花饭围的水泄不通,一个颜色取一小块,揉成一个球型,拿在手里慢慢品尝。
除了多彩的花米饭好看又好吃之外,马洒村当天还进行现场做糍粑活动,游客可以现时参与。来自北京的李怡颖就带着女儿现场参与做糍粑。“我觉得特别有意思,原来单知道糍粑那么做,但其实还挺费劲的,孩子还自己动手去包糍粑,我觉得对于她来说,在她这个年纪,去经历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。”
 


长街宴
 
  而傍晚的长街宴,更是将马洒村“吃”生态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,芭蕉叶往路上一铺,再放上碗筷,菜品,随着村中道路一路延伸,向前看不到头,向后看不到尾,绵延近1公里。壮家凉鸡、红炖条子、老豆腐等特色美食,吃得游人赞不绝口。来自红河的汪娜表示,这里的香料很有特色,虽然是第一次吃壮族的长街宴,因常年在昆明,竟然也觉得吃出家的味道。
 
裙角飞扬 古乐绵绵
 

裙角飞扬
 
  活动当天,马洒村大广场上人头攒动,舞台上只见裙角飞扬,壮族舞蹈、民乐、儿童民歌轮番上演,舞台下座无虚席,时不时就暴发一阵雷鸣般的掌声。这是文艺表演的现场,更是歌的世界,舞的海洋。
 

《马洒农家乐》表演
 
《壮族健身操》、《马洒农家乐》跳出了马洒村民的热爱生活,乐观向上精神风貌;纸马舞舞者双手提着套在身上的纸马,合着现场敲奏的鼓点,以抖、踢、跳、转等动作,模仿马抬头、摇尾、踢脚等姿态绕圆圈,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,在学跳纸马舞环节,更是一副众人齐乐的祥和景象。来自昆明的游客范桂林也加入了学跳纸马舞的队伍当中,和前面的舞者学习。“我比较向往原生态的东西,像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在城市中很难见到了。”他表示,穿上壮族精致的小马褂,和大家一起跳舞,仿佛自己也是一名壮乡的小伙,在天地间自由舞蹈。